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的例子)

2024-05-05 14:33:34 精选 131阅读 回答者:陪你入睡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聊聊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以下6个关于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操作性定义的相似比较...因变量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是操作性定义?通

今天我们来聊聊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以下6个关于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操作性定义的相似比较
  • ...因变量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是操作性定义?通俗说下
  •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 ?
  • 抽象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 操作性定义是什么?
  • 怎样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
  • 操作性定义的相似比较

    操作性定义和抽象定义的比较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操作性定义和抽象性定义都是需要的,各有其特点,应根据研究性质和目的加以取舍或运用。

    操作性定义 抽象定义

    目标 具体:描述变量的具体行为、特征和指标 抽象:描述出变量的本质特征

    作用 实用:可以借助它在研究中设计好内容 介绍概貌,便于读者了解有关变量

    方法 条件描述、行为描述、指标描述法等 经典定义、对等式定义、抽象定义、解释性定义等

    在给变量下定义的实际过程中,抽象性定义可以涵盖研究变量所属的基本特征,解释范围较大,具有普遍性,但往往失之笼统,无法据此测量和操纵研究变量。操作性定义对变量的界定清楚明确,便于操纵和测量,但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先用抽象性定义描述变量的基本特征,然后再用

    操作性定义规定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这样便于把握操作性定义的方向和意义。

    实际上界定研究变量是研究从“概念化”过渡到“操作化”的桥梁,是研究设计的关键。下操作性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请简单说下,心理学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是操作性定义?通俗说下

    1、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想要研究的并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2、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

    操作性定义,是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事物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

    自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之分。如果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连续变量,则实验是函数型实验。如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类别变量,则实验是因素型的。在心理学实验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有机体作为被试对刺激作反应。显然,这里刺激变量就是自变量。

    扩展资料

    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都是由各种变量构成的,当我们分析这些系统(或模型)时,可以选择研究其中一些变量对另一些变量的影响,那么我们选择的这些变量就称为自变量,而被影响的量就被称为因变量。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人体这个系统中,呼吸对于维持生命的影响,那么呼吸就是自变量,而生命维持的状态被认为是因变量。系统和模型可以是一个二元函数这么简单,也可以是整个社会这样庞杂。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 ?

    操作性定义,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

    好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特征:

    1、操作性定义应该是可观测的、可重复的、可直接操作的。

    2、操作性定义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

    3、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

    4、操作性定义最好能把变量转化成数据形式,凡是能计数或计量的内容都是可以直接观测的。

    5、用多种方法形成操作性定义,既可以从操作入手,也可以从测量入手。

    判断一个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可将这个定义向第三者描述,如果他表示理解这个变量的含义,并知道该如何去操纵、测量,那么这个定义往往是个比较好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性定义。

    在实际研究中,有些内容本身很难客观地观测,很难操作,我们往往只需对变量或概念追问一个“什么”的问题,便可判断这个变量或概念的可操作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操作性定义

    抽象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读音:chōu xiàng

    英文:abstraction、abstract、unseen

    解释1: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①朱光潜《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抽象就是‘提炼’,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所说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②何满子《文学呈臆编·道德、时代思潮与爱情》:“因此,拿保尔·柯察金的爱情和这对情人相比,正像拿电风扇和电熨斗相比,只能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点是家用电器。”

    解释2:不能或没有具体经验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空洞不易捉摸的。与“具体”相对。

    ①瞿秋白《饿乡纪程》七:“他们大家本不懂得‘文化’这样抽象的名词,然而却有中俄文化融会的实效。”

    ②冰心《寄小读者》七:“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相照的。这也许太抽象,然而我没有别的话来形容了。”

    基本概念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

    共同特征是指那些能把一类事物与他类事物区分开来的特征,这些具有区分作用的特征又称本质特征。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不同特征。所以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裁剪的过程,不同的、非本质性的特征全部裁剪掉了。

    所谓的共同特征,是相对的,是指从某一个刻面看是共同的。比如,对于汽车和大米,从买卖的角度看都是商品,都有价格,这是他们的共同的特征,而从其他方面来比较是,他们则是不同的。所以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上来抽象。抽象的角度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

    主要目的

    抽象化主要是为了使复杂度降低,以得到论域中较简单的概念,好让人们能够控制其过程或以综观的角度来了解许多特定的事态。

    思考过程

    在哲学里,“抽象化”是一种将观念抽离原本客体的思想过程。

    抽象化使用了简单的手法,其将具体的细节保留成含糊、暧昧或无定义的样子;因此对于抽象事物的有效沟通需要在沟通的发受者之间有着某种直觉或共同的经验。

    由具体事物中所抽离出的抽象事物之描述会有点含糊不清,此种含糊或暧昧即为抽象化的特征之一。因此,如报纸之简单的事物有可能可以被分成六个等级,例如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在《哥德尔、埃舍尔、巴赫》(1979年)这本书中由抽象至具体排出之对含糊的描述:

    (1)一个出版品

    (2)一份报纸

    (3)《旧金山纪事报》

    (4)5月18日的《旧金山纪事报》

    (5)我的5月18日的《旧金山纪事报》

    (6)我首次捡起时的我的5月18日的《旧金山纪事报》(而现在则不是我的了,因为我在几天后丢进火炉里烧了)

    抽象化可以因此以不失其一般性的方式包含着每个细节的层级。而或许一个侦探或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可以以此来学习某些事实,以对细节渐进加深的方式,来解决一场犯罪或一件拼图。

    指称对象

    抽象化有时会有些含糊不清的指称对象;例如,“快乐”(当做为一个抽象化)可以指涉成能使人快乐的人事物。相同地,“建筑”不只指涉着安全、功能性建筑的设定,也指涉着创作和创新的元素,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建造、空间利用及试图引起建造者、拥有者、观看者和使用者的情绪反应等问题。

    具现化

    不存在于任一特定地点和时间的事物通常会被认为是抽象的。相对地,此类抽象事物的例子或元素则可能会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地点及时间内。此类的抽象事会被称做是“多重具现”的。

    但不必然需要将“抽象”的观念定义成能具现的观念,也不必然需要将“抽象化”定义成具现化的相反作用。这样做会令“猫”和“电话」这些概念因不随外观而变而为抽象的观念,而一个特定的猫或一个特定的电话则会是“猫”或“电话”等概念的一个例子。

    物质性

    一个物理物件(一个概念或一个字的可能指称对象)被认为是“具体”的(非抽象的),若它是一个会出现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的“特定个体”的话。

    抽象的事物有时可以被定义成不存在于现实或只存在于感官经验上的事物,如红色。但该定义会有如何决定哪些事是真实的(即哪些事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之困难性。例如,很难去决定如“神”、“三号”和“女神”等概念是真实的,还是抽象的,亦或是两者都有。

    解决此类困难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述语不论事物是一真实的、抽象的、具体的或一特定性质(如“好”)等都将其做为一个一般性的词汇。有关事物性质的问题故而会是个有关其述语的命题,其中的命题则仍然需要由研究者来判断真伪。在上面的「图2」中,如连接着方格和椭圆间箭头的图像间之关系可以标示著述语。不同抽象化的等级可以以多层的箭头依序地连在一起来标记。

    哲学里的抽象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大自然景象就是大自然的实物在我们脑海中的抽象。抽象就是我们对某类事物共性的描述。

    具体来说,抽象是指:

    1、将复杂物体的一个或几个特性抽出去,而只注意其他特性的行动或过程(如头脑只思考树本身的形状或只考虑树叶的颜色,不受它们的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将几个有区别的物体的共同性质或特性,形象地抽取出来或孤立地进行考虑的行动或过程。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他因素。

    软件工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部可以看作是对软件解决方法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细化。在进行软件设计时,抽象与逐步求精、模块化密切相关,帮助我们定义软件结构中模块的实体,由抽象到具体地分析和构造出软件的层次结构,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

    艺术里的抽象

    大多数在艺术中一般会将“抽象”当做是抽象画的同义词。但它可以是指任何由现实世界中精炼出的物件或图像,或者是完全无关的其他概念。在最现实的意义之下,抽象画并不是真的是抽象的。

    艺术家罗伯特·斯塔克写道:“距离放弃了形式的风景画且改去发觉不具表现主题地将颜料自由地涂在画纸上之更直接的表现方式,已经过了有十年的时间了,我也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词汇;明和暗、暖和冷、making marks、brush-strokes like heart-rhythms。每一天都是一次独自的作画能力之测试。每一张画作都会被不断地被更改、被重制、被擦掉或被重画,只要它还留在这个工作室里……”

    心理学里的抽象

    荣格对抽象化的定义将思考过程扩展至包含四个互斥互补的心理功能:知觉、直觉、感情和思维。它们一起形成一个异化著抽象化过程的总体架构。当抽象化作用在相对立的功能之一时,其会排除到其他功能及如情绪等不相关事物在同一时间内的影响。抽象化需要对心里面功能的结构分歧做选择性的运用。抽象化的相对为具体化。

    操作性定义是什么?

    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

    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

    最早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1923年,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

    他举例说明物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长度、时间、重量,都可以采用测量它们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如,可以界定“1米”的长度为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直线距离的1/;“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1克”的重量为测量1立方厘米纯水在摄氏4度时的重量。

    布里奇曼的操作性定义的观点和思想在20世纪30-40年代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1971年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列为世界五大哲学成就之一。

    怎样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

    一、填空题

    1、理论和实际 现实可行性 2、变量 假设

    3、具体 抽象 4、自变量 因变量

    5、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6、理论演绎 经验观察

    7、观点 逻辑 8、逻辑分析 试调查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BDF 5、BDF 6、ABCDF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

    1、 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还有一个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五、问答题及应用题

    1、 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椐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的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实用价值的课题。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椐调查研究者的主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椐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2、 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

    (1)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有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应该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类型,对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逐一明确,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发分主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方向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掌握变量关系的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有利于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方向的趋势。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题中举例略)

    3、 就你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

    提示:应按照教材所述调查研究方案框架,填加具体内容。定量、定性研究皆可。要求不能有漏项。

    第三章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一、填空题

    1、抽象 操作 2、指标 概念

    3、完整性 互斥性 4、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5、测量 方法 测量结果 6、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

    7、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二、选择题

    1、ABDF 2、B 3、C 4、ACEF 5、ACE 6、B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

    4、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

    答: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人条件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辩证统一。

    具体地说,社会 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势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

    五、问答题及应用题

    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

    答: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例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要领的具体化的操作化。

    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

    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

    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社会调查研究最初提出的许多概念,特别是假设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这种比较粗糙的概念,因此,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界定的工作。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是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抽象定义有直接定义法和间接定义法之分。直接定义法就是直接描述事物的本质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对可以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直接定义法。间接定义法则是针对那些抽象程度较高、所含变量较多、无法直接观察的概念,我们可以找出概念,我们可以找出要领所含变量的共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间接地给出定义。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其作法是把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其中每一项指标反映概念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变量。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经验的方法是研究者通过对概念的大致理解,提出若干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理性的办法是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找出概念的各种含义,根据其变量列出备选的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复杂的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选出的测量指标往往很多。

    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的操作化即告完成。

    3、试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起码分解为10个测量指标)。

    提示:可参考教材中的示例进行框图式的操作。对所操作化的要领的范围无限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的例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皮皮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banquankefu@126.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